传健康星火 护民众福祉 |“小蓝鲸”空中救援社会实践队前往最北苗乡


中航材航空救援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基地进行常态化备勤,使用一架AW119专业医疗构型直升机默契配合医院飞行医疗救护任务,挽救数十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年初以来,湖北省、市领导以及民航、卫健等相关部门领导曾多次带队前往中航材航空救援十堰人医基地进行调研,表示将大力支持该项业务在当地发展。当地百姓对公司与十堰人医在航空医疗救护领域的扎实积累给予高度认可,并亲切地称呼这架直升机为“小蓝鲸”。

作为校企合作实践的先锋,湖北医药学院去年专门成立了“小蓝鲸”空中救援社会实践队,旨在搭建专业航空医学急救实践课程体系,让学子们有更多的机会亲身体验航空医疗救护。 

目前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这群有温度的空中救援使者了解航空医疗救护知识和普及急救技能,为国内航空救援不断输入新生力量。 

传健康星火,护民众福祉。7月21日,湖北医药学院“小蓝鲸”空中救援社会实践队在炎夏时节来到中国最北苗乡,在这里他们是空中救援知识的普及者,他们是急救知识技能的宣讲者,他们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他们就是“小蓝鲸”空中救援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 

本次活动目的是为向少数民族科普空中救援知识、普及急救技能,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小蓝鲸”队员们来到了中国最北苗乡进行陈列馆文化参观,入户宣讲,测血压测血糖,急救知识演练及精彩节目展示。使空中救援筑梦华夏大地,民族团结共创健康中国,这也是中航材航空救援始终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央企平台的行业发展推进作用的鲜明写照。 

入户宣讲空中救援入人心:踏着乡间小道,“小蓝鲸”队员们再次踏上新的旅途。“小蓝鲸”队员们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入户宣传,队员们一遍又一遍地向居民们讲述着空中救援知识及其优势,牢牢把握“空中救援筑梦华夏大地”的主题,深刻贯彻“民族团结共创健康中国”的要求。讲解完相应的知识后,“小蓝鲸”队员们也协助居民们完成了关于空中救援一些基本知识的问卷填写,对苗族的基本健康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加感受到此次知识科普的深刻意义。 

测血压测血糖实时关注居民身体健康:“小蓝鲸”队员们对仪器设备进行摆放,对室内空间格局进行适当合理安排,做好前期活动开展准备。当地居民到达地点时“小蓝鲸”队员们对其进行引领工作,为小朋友赠送糖果,给居民派发扇子,使之在炎炎夏日不必因天气而感到燥热。“小蓝鲸”队员们重点关注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情况,免费进行测血压,测血糖和出诊服务,居民们经过检查后得到了血压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消息后都纷纷露出笑容。这不仅是居民的所期盼的,更是“小蓝鲸”队员们的期待,在此过程中她们用自身所学习到的专业医疗知识帮助到更多的人,切身实地感受到自己奉献于社会的意义。 

院前急救展示急救知识永存心中:“小蓝鲸”队员们为居民带来了关于空中救援知识的宣讲。针对实践队的组成、宣讲空中救援的时代背景、空中救援的特点以及发生在陕西省、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案例对“小蓝鲸”队伍和空中救援进行了初步的讲解。“小蓝鲸”队员们也为居民们带来了关于心肺复苏的情景模拟和讲解如何在病人昏迷时正确采取急救措施,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讲并解告知其作用,便于居民更好记忆和学习,同时也纠正了一些常见的错误急救方式,保障每位居民都能够听好学好用好。 

精彩节目表演共筑中国情:活动最后“小蓝鲸”队员们为居民们进行了手势舞展示,大气磅礴的音乐配合上不断变换手势,动作整齐,美观大气,昭示着对建设美好中国的期望。 

了解非遗文化蜡染感民族风貌:为更好筑牢民族共同体,加快民族交融。“小蓝鲸”队员们参观了苗族蜡染,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历史、民族宗教等都绘制在蜡染图案中。苗族蜡染完整记录了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2006年,苗族蜡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充满诗意与灵性的苗族蜡染,点线结合,疏密相间,以特色民族风情展现民族风貌。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 

传播急救知识,宣传空中救援,弘扬民族文化,学习民族知识,促进民族团结。“小蓝鲸”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希望不仅仅是在城市,在秦巴山区,在少数民族,在交通不便和知识普及率不高的地方,大家都能对空中救援有一定的了解,承担起时代责任,让空中救援“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航材航空救援始终致力于协助十堰市不断完善航空救援快速响应机制,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救援体系融入到十堰及鄂西北地区普通市民群众的急危重症救援当中,让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健康得到国内高质量航空医疗救援的庇佑,真正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有温度的航空救援,我们一直在路上!


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十堰人医